到2025年,文物保護水平全面提升,文物機構隊伍力量增強、結構優化,文物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挖掘闡釋。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全面落實,“兩線”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博物館體系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務和社會教育功能更加凸顯。社會文物管理服務更加優化,科技助力文物事業發展作用更加顯現。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事業更加廣泛深入,文物工作在堅定文化自信、歷史自信、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重要作用愈加彰顯,文物保護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眾,全省文物保護利用之路邁出堅實步伐。
展望2035年,建成與文化名省建設目標相適應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體系,文物資源價值全面彰顯,考古成果闡釋利用實現突破,文物科技保護能力實現躍升,博物館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紅色文化基因得到有效傳承,青海的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實現高質量發展。
附件:關于印發青海省“十四五”文物事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實施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提質項目和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項目,規劃建設青海湖、昆侖山國家公園基礎設施和生態保護監測綜合站點。
加快建設青海高新區教育科創園,建設人工智能研究院、青?萍汲恰⑽鲗幙萍即髲B等項目,打造經濟技術開發區、青海高新區和西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三個創新高地
建成具有青海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與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基本建成法治青海、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平安青海建設達到更高水平
明確重點工作和重點工程,共七個方面,7項重點工作,10項重點工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從環境質量,應對氣候變化,總量控制,環境風險防范,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生態環境保護6個方面設定24項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和預期性指標各12項
環生態〔2022〕15號,53111生態保護監管體系初見成效,生態文明示范建設在引領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川體青〔2022〕14號,2025年近期目標,青少年普遍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2035年遠景目標,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建立起與陜西省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共4大部分,9個章節,6個專欄,明確5個方面的具體目標
津交發〔2022〕73號,加快建設一流綠色港口,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推進交通污染深度治理和夯實綠色交通管理能力五方面重點任務
深府〔2022〕24號.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保持在47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保持37%以上;完成20平方公里產業空間整備;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達到4.5張
到202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規上企業,億元以上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 五個翻番,實現工業實力,資源環境保護水平,工業集聚程度五個提升
著力打造一批具有重要決策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國際影響力的新型智庫 實施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戰略
持續深化機關事務體制改革 逐步完善機關事務法治體系 重點推進機關事務數字轉型 提升機關事務管理效能 完善機關運行服務保障
粵建科〔2022〕56號 建設嶺南特色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300萬平方米,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200萬千瓦時,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
提出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促進城鄉殘疾人就業創業等六個方面的任務和10個重點項目專欄,開展殘疾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八五”普法專項行動
2022年迎賓機器人企業:優必選、穿山甲、創澤智能、慧聞科技、杭州艾米、廣州卡伊瓦、勇藝達、睿博天米、銳曼智能、康力優藍、云跡科技、南大電子、獵戶星空、瞳步智能
粵建科〔2022〕56號 建設嶺南特色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300萬平方米,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200萬千瓦時,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
提出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促進城鄉殘疾人就業創業等六個方面的任務和10個重點項目專欄,開展殘疾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八五”普法專項行動
皖衛發〔2022〕6號,圍繞5個方面提出20項舉措,設置了建立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完善老年教育體系,開展智慧助老行動等專欄
渝商務發〔2022〕11號,以縣鄉村商業網絡體系和農村物流配送三點一線為建設重點,以消費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為主線,提質布局縣域商業網點
盤點了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智能技術等相關領域的重要進展,同時還囊括了腦機接口、新型腦成像等學科熱點
AIIA/S 02001–2020,指導不同場景下多智能體協同系統的有效互聯協作,可以為支撐動態多智能體協同系統有效互聯協作的網絡協議提供參考
一行業只建一個行業產業大腦,行業產業大腦數據倉建設須遵循統一標準,推動行業產業大腦各分區融合以及在全省各地的應用覆蓋
五個雙百:教育財政投入200億元以上;建設約200所學校;創建240所以上各級各類優質學校;培養200名市級以上優秀校長;培養200名以上省級名優教師
推進貴陽貴安殘疾人高質量發展,到2035年,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與全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相適應
百政發〔2022〕4 號,到2023年,百色市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8.8%以上;實施國培計劃,區培計劃,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16所
助力黃河,大運河,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構建黃河文物展示園區體系;完善以河南博物院為龍頭的博物館群落體系